本文仅为无维修基础人员做参考,高手请绕道,在这里只是大概说一下常用的方法,并无具体实例讲解,键盘侠请管好自己的钛合金键盘,谢谢。
一、观察法
观察的内容包括:
1、 周围的环境;
2、 硬件环境,包括接插头、座和槽等;
3、 软件环境;
4、 用户操作的习惯、过程
二、最小系统法
硬件最小系统:
电源、主板和CPU,在这个系统中,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,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。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(此项对于电脑小白可能略有难度)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;
软件最小系统:电源、主板、CPU、内存、显示卡/显示器、键盘和硬盘。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。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,有以下几点要说明:
1、 硬盘中的软件环境,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,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
2、 硬盘中的软件环境,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,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,加载需要的应用。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,是用来判断系统问题、软件冲突或软、硬件间的冲突问题。
3、 在软件最小系统下,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。如:在判断启动故障时,由于硬盘不能启动,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。这时,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。
最小系统法,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、硬件环境中,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。如果不能正常工作,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、硬件配件有故障,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。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,能较快速地定位发生在其它软件的故障,提高维修效率。
三、逐步添加/去除法
逐步添加法,以最小系统为基础,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配件/设备或软件,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,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。逐步去除法,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,逐步添加/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,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。
四、隔离法
将可能影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。它是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、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。以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,对于软件来说,是停止其运行,或者是卸载;对于硬件来说,是在设备管理器中,禁用、卸载其驱动,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。
五、替换法
替换法是用好的配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配件,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。好的配件可以是同型号的,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。替换的顺序一般为:
1、 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,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配件或设备;
2、 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。如:先内存、CPU,后主板,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,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,再考虑打印电缆是否有故障,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;
3、 最先检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配件相连接的连接线、信号线等,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配件,再后是替换供电配件,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配件。从配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配件。故障率高的配件先进行替换。
六、比较法
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,即用好的配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配件进行外观、配置、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,也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比较,以判断故障电脑在环境设置,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,从而找出故障部位。
基础方法就说这些吧,有机会维修的话我会发布一些维修实例,仅供参考。